“标准化”的东西。
本书前文交代过,关卓凡组织了一个高级别的小组,自己亲任组长,第一副组长为副军团长张勇,第二副组长为参谋长施罗德,召集相关人士,按照爵帅的“直、准、狠”三字要求,设计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格斗术”招数。
所谓“直、准、狠”,即一招一式,不带任何花巧,务求“一击即中”,“一招制敌”。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的眼光,都极敏锐,一套“格斗术”没有看完,便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这些招数,虽说狠辣凌厉,其中部分动作——什么撩阴锁喉、分筋错骨之类,亦会对敌人造成相当伤害——
可是,呃,似乎,这些招数,并非以致敌人死命为第一目的?甚至,亦非以对敌人造成重伤害为第一目的?
这些招数,似乎不大像是……用于两军生死肉搏?
只除了那个扭脖子的招数——他娘的,看那一招的时候,俺自己的脖子,似乎都“咔嚓”的响了一声。
不过,这一招,两军生死肉搏之时,不易施展吧?而且,这一招,对使用者的力量、技巧要求太高,能真正练成的,十个士兵中,顶多只有一、两个吧!
咳咳,您们想得对,当然不是“用于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