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叻码头至大兴门,地势大致平坦,不过,也有起伏,只是坡度平缓,无碍人车通行,拿波浪打个比方,目下,法国人之所在,算是一个“波峰”,前方三百五十米左右,是另一个“波峰”,地势较法国人脚下的“波峰”略高,两个“波峰”之间,地势相对低洼,算是“波谷”。
诡异的景象,就出在对面由“波谷”而“波峰”的这个缓坡上。
十来条长短不一的壕沟,纵横交错,铺满了整个坡面。
通向大兴门的道路,被这些壕沟截断了。
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安邺还以为是某种水利设施——越南多雨,这些壕沟是拿来雨季的时候排水入红河用的?
转念一想,不对!渎叻码头至大兴门的道路,被生生截成了三、四段,天底下哪儿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水利设施?
再细看,愈发的不对劲儿。
壕沟有长有短,有横有纵,相互交错,最长的三条,都是横向的,即东西向的,彼此基本平行,第一条和第二条,相距大约七、八十米的样子,第二条和第三条嘛……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吧!
这三条壕沟的边沿——南边儿,即朝向法国人的这一边儿——都密密的码堆着沙袋,蜿蜒一线,几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