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这封亲笔信,前半段,是向关卓凡报告江宁退役湘军的“赎官”以及发送回乡的情形。
曾国藩去江就直,留在江宁的退役湘军,犹如野马没了笼头,囊中金尽之后,不事生产、无以生业的,就开始骚扰地方,作奸犯科,成为江宁乃至两江的心腹大患。
关卓凡谋之于曾国藩,威逼利诱,反复折冲,终于迫使曾国藩接受了以下方案:
留在江宁的退役湘军,九品十八级,朝廷以最低一级三百两银子、最高一级五千两银子的价格,“赎回”他们头上、身上的一切道,“中堂荣于华衮!”
“惠甫,”关卓凡摇了摇头,“不敢这么说——我是视涤翁如师的。”
赵烈文微微俯一俯身,不再说话。
关卓凡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赵烈文就留意到,辅政王的眸子中,隐有光芒跃动。
这是意料之中的——较之前半段,信的后半段的内容,更加重要。
“小隙易弭,大忿难敉”云云之后,曾国藩笔锋一转,几乎没有做任何的过渡和铺陈,便说道:
我拜读辅政王的祭“江阴阎忠烈神 将军”的雄文之后,“心绪激荡”,“扼腕击案”,“无以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