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闽江防”的规划、建设,摆在第一位的,自然是要解决最致命的射界问题。
射界问题,主要存在于最狭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江段,一个是长门、金牌江口,一个是闽安江峡,于是,在新建、改建、扩建上述江段沿岸炮台之时,定下了三条原则:
第一,主要炮位的朝向,应为左、右两个方向,而非原时空那样的垂直于航线,即正对江面。
原因很简单,敌舰队不论是自江口“破门而入”,溯流而上;还是自马尾“夺路而去”,顺流而下,都是从炮台的左、右两端冒出头来的——总不可能潜行于水下,到了您的正对面儿,才在江心一跃而出水面吧?
第二,派出船只进行模拟,一俟炮台进入船只之视野,船只必须同时进入主要炮位之射界——这两点,必须完全同步,不能有任何的时间差。
在炮台对船只、船只对炮台的观测条件——主要是光线条件——基本对等的情况下,炮台进入船只之视野,船只进入炮台之视野,必然同时发生,则上述规定意味着,炮台对船只之“视野”,必须等同炮台对船只之“射界”。
这一条,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死规定。
原因也很简单:
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