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被带了出去——到另一间舱室中,“绘图”,“标志详细水文”。
紧接着,朱尔——“福州领事馆来人”——进来了。
年轻的书记员摘下帽子,给两位大人鞠了个躬。
萨冈、孤拔都是一愣:挺精神 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出个之所以然来。
“如果,”萨冈慢吞吞的说道,“福州领事馆内,有熟悉闽江水文的人,就好了!——咱们现在,也不必受这个米罗的挟制了!”
顿一顿,“还有,福州领事馆内,没有武官的设置——唉,也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朱尔面色微变——这几句话,真是不中听了!
萨冈的话,其实是在批评福州领事馆的工作不到位。
福州是中国五个最早开埠的商港之一,一八四二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其中即有福州一“口”;两年后,即一八四四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规定法国在中国享有与英国同等之权力,其后,法国就在福州设置了领事馆,迄今,已经二十几年了。
喂,二十几年了哎,你们还没把闽江的水文搞清楚,事到临头,还得去求一个意大利佬,像话吗?
瞧人家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