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
展开电文,一眼扫过,关卓凡心里头“咯噔”一下,不由就吐了个字儿出来:“靠!”
幸好,没有人听见。
“北京—东京”舰队“第二批次”到埠西贡,并不稀奇——英国人再帮忙,也不可能将这十条船打趴窝儿,人家终究是要到埠西贡的——早一点儿、迟一点儿的事儿罢了。
问题是——既然已经迟了介么多点儿,您就不能再多迟一点儿?
早不到、晚不到,这个点儿到了,十有八九,要坏事儿的呀!
果然,第二天,“闽江防”的电报就到了——
妈祖岛的敌舰队已解缆北上。
唉,惜乎,惜乎!
关卓凡是真盼着法国人来打马尾啊!
为了“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计划可以成功实施,他可谓机关算尽——包括刻意不去干扰“北京—东京”舰队同福州领事馆之间的勾连往来。
这个“勾连往来”,其实并没有法国人自己以为的那样隐秘。
另外,关卓凡还特别交代,若发觉法国人抵近侦查,川石、熨斗炮台发炮,“尽量”不要击中法军的舰艇——要想法子给法国人留下一个我军“炮术甚差”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