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装甲”、“穹甲”之别,主要是装甲敷设的数量及方式之别。
不论关亲王如何天才,“重防护”、“高机动”,总还是矛盾的,二者之间,需要做适当的平衡——若只对舰船的重点部位进行保护,舰体重量增加有限,对速度和机动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舰船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
当然是发动机啦。
英国人的方案:在机舱的顶部,平平覆盖一层装甲甲板;装甲甲板之下,在机舱两旁、靠近两舷的地方,各设置煤舱。这样,顶部的装甲甲板、两侧的煤舱,从三个方向,共同对机舱进行保护——装满煤的煤舱,炮弹是没有法子打穿的。
关亲王对此设计表示赞赏,不过,指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保护机舱的装甲甲板,位于水线之下四英尺处,万一水线处被打穿了,海水必然趁势涌入,整个装甲甲板的上方将被淹没,这个,最终……会不会导致军舰的倾覆?
第二,高航速需要大机舱,装甲甲板如此之低,一定会压缩机舱的空间,想加台锅炉都不成,操作起来也逼仄得很,实在不大方便啊!
英国人面面相觑:好家伙!这两个问题,切中肯綮,即便是最优秀的工程师,也未必能够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