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后——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大东沟海战爆发。
北洋海军长期使用劣质燃煤,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一,较之日本联合舰队之新锐,北洋舰队本就老态、疲态尽显了,劣质燃煤进一步加速了北洋舰队老化的进程。
第二,北洋诸舰的设计航速,本就落后联合舰队诸舰一大节,劣质燃煤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使得北洋舰队在海战之时,愈加转动不灵。
这就是丁汝昌说的“难壮气力,兼碍锅炉”。
第三,就是前文提过的,因为北洋舰队所用劣质燃煤燃烧很不充分,舰队上空,浓烟蔽天,结果,大东沟海战之时,远远儿的就被日本人“先敌发现”了。
原时空之教训,本时空不可不引以为鉴呀!
关卓凡认为,为保证海军的用煤,除了合理给价、按时结账之外,还得实行更加有效的措施。
他的法子,可谓釜底抽薪——派出“军代表”,入驻开滦矿务局。
“军代表”不干涉矿务局日常的生产、经营,他的责任,只有一项:保证海军永远处在矿务局出品的最优质煤炭的“最优先级”客户名单的第一位。
“军代表”有权指定供应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