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十年代中期,risc架构在技术上成熟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处理器的复杂指令集(cisc)与精简指令集(risc)之争就一直非常激烈。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两者各有优劣。但在整个**十年代,学术界却一边倒的认为cisc已经过时,risc才是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位领军人物,就是分别来自伯克利的派特森,和来自斯坦福的轩尼诗两位教授。
当时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两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的都是这两位大牛合编的教材。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书中大量内容都是以轩尼诗自己发明的mips架构作为案例,对risc架构进行详细分析阐述,cisc架构则很少被提及。
如果8086处理器晚问世几年,相信英特尔公司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cisc这条不归路。但可惜英特尔在研发8086的时候,risc架构还没出现。而为了与8086兼容,英特尔之后研发的286、386只能继续采用cisc指令集,在与全世界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李轩记忆中前世的英特尔是无比辉煌的,即使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