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半导体生产公司——联电,虽然也拥有一座3寸晶圆厂。但它主要生产的产品是用于电子表、玩具和遥控器的芯片,技术含量比东方半导体新竹厂要低得多。这也是台湾方面青睐东方半导体公司来投资的原因。希望它带来的新技术能进一步促进台湾半导体工业的发展。
而这种促进体现在哪里?新竹厂拥有三条生产线,月生产晶圆的能力达到3万片。东方电子内部的订单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需要对外承接订单来提升开工率。从去年开始。香港和台湾就不断涌现出新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这些公司都是被东方半导体吸引来的,他们自己无力承担动辄数千万美元的晶圆厂建设费用。而东方半导体公司的出现,恰巧解决了他们的生产问题。
新竹厂也是东方半导体实践晶圆代工模式的真正开端。3英寸、2.5微米的工艺,已经是开发成功有三四年的主流工艺。因此凭借东方半导体公司在美国招募的技术团队,实现高良品率并不困难。这就为公司对外接受商业化订单,提供了保证。
“上次开会时,集团内部可是有不少声音担忧你们步子迈太大扯到蛋。生怕新工厂的开工率太低!”李轩对身旁的张仲谋笑道。
他之前和张仲谋有过君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