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绝不仅仅只是处理器。根据短板理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而之前个人电脑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可能就是内存了。abc-3上市时。内存并不是像后世的电脑那样。以内存条的形式插在专门的内存插槽上,而是直接把内存芯片焊在电脑主板上的。
早期abc-3的制式主板上,提供了两个可焊接内存芯片的焊点。如果选择最低配置的128k内存,通常是焊两枚64k的芯片。如果是选择最高配置的512k内存,则通常是焊两枚256k的芯片。
不过在1982年的年底,东方研究院位于硅谷的研发中心,在李轩砸下重资挖来多位专家之后,终于研发出了simm接口。
simm的中文翻译叫做单列直插内存模块。就是把一枚或者多枚内存芯片封装在统一的模块中,然后包含这些模块的集成电路板(内存条)。通过专门的插槽与主板连接。
这样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内存升级换代,在simm接口技术完全成熟后,后期型号的abc-3电脑就开始采用内存条插槽。但是最初研发的simm接口是30pin的,最高只能支持16位处理器。
而新上市的abc-5电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