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辽东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知兵能干的大臣,也许是党争或者别的缘故,对东江镇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纵观整个天启朝,自从天启二年以后,后金不但不能再前进半步,反而不断退缩,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取代大明的可能,充其量不过是个地方割据政权罢了。
其实直到天启死,明朝的运行都还算稳中有序,可以说天启不死,给明朝续命几十年是没什么问题的。
朱由检也是有鉴于此,才敢在朝堂上光明正大为天启争取名誉,为其正名。
另外,朱由检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目的:他下的第一个诏令给天启议定庙号、谥号,可从中观察朝堂大臣的站位,大臣们到底是忠于朕?还是忠于阉党?亦或是忠于东林党?
他的这招试探,从宗法礼仪下手,避免了大臣激烈的政治斗争,毕竟历朝历代均号称以孝治天下,朱由检继承皇位的最大法理出自天启遗诏,如今他投桃报李,给自己皇兄定一个评价较高的庙号谥号,亦无可指摘。
而且,无论是情还是理,他所下的第一份诏令都很可能会得到满朝文武的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