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维持这么个庞大的帝国,控制着偌大的疆域,大周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也就是对突厥、对契丹的两次大胜,使得边患有所缓解,而随着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年纪愈长,夺权之心日盛,料其有内乱之忧,也使得强盛的吐蕃收起了獠牙,给大周一个相对安宁的外部环境。当然,突厥默啜还在大漠南北东征西讨,扩充实力,对突厥,迟早还有一战。
有识之士已然看得出问题,似狄仁杰便上奏劝谏,弭兵、少征、与民休息,甚至建议废除已然崩坏得差不多的安东都护。可惜,为女帝半听之,哪怕朝廷已然基本失去了对安东地区的掌控,然仍欲投放力量维系,自高宗继承而来的江山,皇帝怎会轻言放弃。
同时,在民间,盛世光景下,却也有危机隐现。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均田制的破坏,已经有出现了崩坏的趋势。个别地方,承受不起频繁的战争应召,防戍繁重,而租庸调制下的税赋与徭役却不加少,已经出现了府兵、均田制农民逃逸的现象。
当然,危机也只是出现了点苗头,距离不可收拾的地步还很遥远,维系唐周强盛的制度的崩溃也不是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大周国内,由帝位继嗣之争蔓延开来的李、武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