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非洲最南端的海岸上。
独坐酒吧一隅,依稀可见350多年南非种族隔离留下的痕迹——那堵把整个酒吧一分为二的墙,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年代,一边是白人酒吧,一边是黑人酒吧,中间由供经营者通行的走廊相连。
一墙之隔差异极大,格局不一样,门的朝向也不同,一个面对闹市,是纯欧洲人的传统风格。一个面对小路,侧门而进。两个酒吧,酒钱不一样,黑人酒吧的酒钱要便宜五毛,就像通往黑人区的巴士车费一样,是体现对黑人的倾斜政策。
种族隔离和歧视已废止了好几年,白人酒吧区也有黑人自由进出,但神 态上有一种拘谨,不如在黑人酒吧那样放松,这或许是一种文化的差异,希望不是心里抹不去的阴影。
在这种酒吧观赏黑人歌舞,是一种享受。那晚,歌舞正欢,通往走廊的门前出现了一个白人青年,他目光迟钝,摇摇晃晃进入舞池,显然是酒精在起作用。突然,昏暗的舞池里传出姑娘的惊叫声“no”,只见几个黑人姑娘像非洲原野里受惊的羚羊一样四散逃开,一时整个酒吧的气氛紧张起来。
很多人都担心一场骚乱一触即发。就在这时,有个亚洲人坦然地迎上去,他展开双臂和一个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