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底,兵部从浙江、福建沿海各地军卫淘换下来的一批船只全部调来了龙江船厂,欧阳恺果然派人来通知,并附上一份详细的维护改装方案,请朱植审批定夺。
朱植接报大喜过望,带上徐元炳、李子明一行人干脆住进了船厂监管衙署,先将调来的二十艘船只整体查看一遍,发现除了三艘千料沙船有七成新外,其余都只五、六成新,若维护得当再用过七八年不成问题。
去年底在严震直的支持下,欧阳恺当庭上奏整合船厂,标准制式造船,按漕船与海船统一命名定型号的事已获得老朱批准,并十分大方地划拔十万贯经费,调内庭惜薪司少监及以下二十余人加以协助。同时给欧阳恺加钦差之衔,升半级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若办成此事少不得一个左、右侍郎。
因此,欧阳恺现在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与惜薪司太监各个船厂来回跑,只在早晚才有时间与朱植打声招呼,而船只维护就交到了龙江提举司。
有了欧阳恺之前呈上来的维护改装方案,朱植审阅之后大体上还算满意,召来一些造船的老工匠细细对照问明前因后果,对方案稍加了一些改动便让他们抓紧维修。
虽说吃水浅的四百料平底战座船、货运沙船不适合深海航行,但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