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东北面就是蛤蜊河口的油井区,目前那里正被洪水淹没浸泡着,不过油井周边围了一圈水泥土墙,采油必须划小船才能去。这还是上游与辽河交汇处截留了一部分河水,不然码头都没法建。
朱植发现工匠们修建延伸到海水中的泊位栈桥时,是先在离海岸线一二十丈远的水中打上成排的高木桩,然后以隔板围成墙并填充土石,形成一个个的池塘状,再汲水深挖到硬底子,仅是这个就很难了,因为海水不停地泌上来,用了龙骨水车扔是很难抽干净。
这儿是河泥冲积洲地形,不深挖是不行的,对此朱植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工匠们倒也不笨,实在挖不下去之后便用十二根一组碗口粗的铁棍水泥桩在底下打下泥地,然后上面装模倒混凝土,没有钢筋只能用手工锻打出来两丈长的铁棍绑接,铁丝已经拉出来了,有这个就快得多。
桥墩一个个倒好,桥面用的是长两丈、宽三尺、厚七寸的中间有孔水泥板,内部当然也是有大小铁棍和铁丝拉网为筋架的,不然可没有韧性,很容易断裂。
到时后面的码头仓库及空场地,朱植也在图纸上注明,要求匠师们按要求全倒上混凝土平地,等这一摊子搞起来,主要是船厂建船,那花费就要小得多,以后就可以修城修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