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大义觉迷录》明显是反朱子之说,这岂不是自相矛盾?黄某……不理解啊!”
“嗯~~”
顾炎武眼里现出了赞许之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妙!
李信却是微微笑道:“大声希声,大象无形,圣人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本无情,无所谓善恶,善恶来自于人心,人心多变,故道德多变,黄兄莫要曲解,我的意思 是,因善恶标准难定,故以良知断善恶不为行,二位先别急于否认,我有几个问题先要请教。
其一,大明官场上,心学门人以良知打压对手,理直气壮,凡事给人扣上一说知行合一的问题,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并重,行解并重,诠释的是知识对道德的内化作用,这是在非常理想化状态下的对圣人的标准。
其极端化的体现,便是道德至上,用求善统摄一切,只要人是好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正确的,而人又有附炎趋势的天性,引申为只要有权有钱,他的言行就成了金科玉律,心学的良知判断,是不论真善美的区分,把一切问题归纳为善恶的价值判断。
但是人的秉性各有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要当圣人,也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而是应择材录用。
比如二位合适写文章,上阵打仗肯定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