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封信,请他有机会转交给吴三桂,内容他也看过了,是劝吴三桂投降,讲真,李信并不看好。
吴三桂的爹娘都在北京城里,也没见他降了李自成,又怎会因亲戚的书信降了自己?
说到底,那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胡扯的,吴三桂本有野心,看准了满洲人口少,要想入关统治,就必须倚重如他这类的明朝领军大将,他想走的是元朝世候的路子,世世代代藩镇割据,领军镇守一方,如同个土皇帝,只是满清吸取了元朝教训,居然搞成了中央集权政府,又一步步的收权削藩,逼迫吴三桂不得不造反。
同时他看高了自己,也看准了八旗兵已经腐化,战斗力下降的厉害,满以为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却不料,他的最大敌手是汉人官僚和绿营兵,皇帝梦破碎,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不过无论如何,高邮亲戚的劝降信还是要交到吴三桂手上的,至少这是高邮吴家的一番心意,哪怕李信并不看好。
很快的,李信见到了王承恩。
王承恩目光惊疑不定,吴三桂三十出头,生的粗豪威武,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俊秀瘦削,也就二十多一点的模样,难道是吴三桂架子大?
“你家将军呢?咱家有皇上口喻,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