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为邪气所遏,不得周流一身,而邪气单攻肚腹,胀极脐突,青筋暴起,粪滑溺赤,喘急食阻。斯时将补脾之正气欤,正未受益,邪热愈炽,而胀犹故。
将清热以伐邪欤,邪未退位,正愈虚弱,而胀益增。将清补兼施欤,然益者未见,而损者愈损,虽有卢扁,法安施乎?
故患此证者,或脾虽损而真气犹存,无流连之邪热,或腹虽胀而邪热未炽,尚有可为之机,当主补元,稍兼消导,清肺次之,气不运者行其气,痰积滞者行其痰,中和调养,庶乎可救。
蛊胀,另是一证,不得混蛊为鼓,乃由脾胃湿热积滞,或内伤瘀血而成。盖人腹中之长蛔寸白,虽赖以消食,然多即为病,况如疰疳痨等虫,为类不一,皆能使人心腹胀痛,治宜补脾健胃,兼用消导。
或因跌仆闪挫,负重努力,致血瘀于内而成胀痛者,亦宜补脾健胃,兼用去瘀生新。盖蛊者,若虫蚀蛊坏之义。而蛊与鼓之脉亦相反,蛊脉必实,鼓脉必虚。蛊与鼓之形更相异,蛊之胀,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以其为虫血之积而实也;鼓之胀,以手按其腹,凹而不起,以其为气而虚也。
从这些中医书籍的详细论述来看,叶晨知道单是蛊肿方面,都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可以说,不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