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耳平。
刀身猛向左后或右后斜劈之势为甩刀。
刀刃由后下向前上方或后上方抡弧为撩,力达刀刃前部。
正撩刀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由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刀前臂内旋,刀由身体左侧贴身弧形撩出。
劈刀与撩刀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由上向下为劈,为正,为阳,由下向上为撩,为反,为阴。
撩刀之势,如提着篮子往前上或后上甩出去,撩刀须手腕转变灵活方尽其妙,而手腕灵活转变的关键在于前臂的内旋或外旋,若前臂不旋,手腕是转不动的,正撩取弓步,反撩取虚步。
常乐刀体低垂,以右腕为轴,沿身体右侧反手向前,再向上撩转,速度快而匀,当他以右腕为轴抡“提撩花”时,意想右肘里外侧之曲池穴,这样手腕才灵活,如果想手腕,手腕反而僵滞,撩刀也要意想刀背粗、刀刃细,以增大刀刃的杀伤力度。
常乐将刀刃向右下方斜劈为砍,其发力于腰、臂,力达刀刃中部,砍刀之势如投石砸物状,亦似以斧砍树。
砍有砍头、砍肩、砍臂、砍腿等多种砍法。正面、侧面、左右、上下大杀大砍,如狂风大作,摧枯拉朽,不拘一格。
刀刃朝左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