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元文遥一个难得的证明自己的机会!
此刻高纬正在铜雀台内,驻足远眺过去,有种天下英才尽入掌中的感觉。
这考举也算是他为这个时代所做出的小小贡献,让它提前了几十年面世,而且,这场考举的规模远远大于隋唐时期的规模,虽然太过仓促,也并不是那么规范,可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七千人取五十,看起来很残酷很严格,但是高纬已经开放了足够的名额。已经可以说给了寒门士子一个充足的进阶机会,要是放在明清时期,科举的道路要比这要艰难十倍不止!
对于科举,隋朝只是正式设立进士科,并没有允许士人怀牒自荐,甚至可以说到唐朝,以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少数。
每年也就录取二十多人,没有门路和关系真的很难中举。
三品高官子弟以恩荫入仕起家便是从七品下的【宣义郎】,从五品官品弟子可以从八品下叙阶,科举甲第的士人仅从从九品上起家。
而唐代进士很少获得甲第的。而在唐朝散官阶的升迁以考课和泛阶的积累为标准。
有门荫的话可以在科举的基础上加阶。
绝大多数士人还是以门荫起家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科举延续了士族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