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官府虽然对路引管得松了,但周秦川若想做工的话,仍不是那么简单。
华夏古代,历来都是宗亲社会,镇里县上,不拘什么店铺,优先用的,都是自家亲友,再退一步,也是同一条街的熟人。
若出了这条街,即需熟人担保,范围也不能出十里八乡,陌生人很少用。
偶有那么一两个,则要先投奔当地亲戚,通过亲友介绍作保,方能入店做工。
这些外地陌生人,在正式礼聘前,店家大多也会看看路引,毕竟谁也不敢冒险用作奸犯科后的遁逃之徒。
对此时的周秦川来说,他在大明就相当于一个偷渡客,户帖路引一无所有,真要被官府给堵住,就只能去吃牢饭。
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店家再是缺人,也不会用他。
也就是说,今后的周秦川若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必须先解决身份,把这个大明版的户口本-户帖拿到手再说。
拿户帖其实也不难,买房买地即可,本地官府只要有税赋可收,县里户房的吏员只要有好处能拿,都会心照不宣地让你落户上册,也不会管你之前是何方人士,再多此一举地查看路引。
有恒产者有恒心,不法之徒谁会买房落户,在官府那儿留下踪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