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周秦川自己也是如此,对那种特别脏、特别丑,让人望之可怖的乞丐,即便心生怜悯,也会下意识地避而远之。
不过这推断正确与否,还得多多观察验证一番。
还有,若真如此,又该如何是好呢?
乞丐不都是这个模样么?难不成还要洗漱干净,弄个净衣派出来不成?
之后,经过一下午的观察,周秦川大体肯定了自己的推断,还多出不少额外收获。
比如说,真金白银掏钱施舍乞丐的人,大致在所有人中占了一成。
不过这些人的衣着并不华丽,也就是说,多是寻常庄户人家,刚解决了温饱的那种。
这从乞丐们的收获多是铜钱也能体现出来。
反而身穿绫罗绸缎的富贵之家,很少施舍乞丐。
难道是这些人没有恻隐之心么?未必!
君不见这些人从庙里出来的时候,庙祝大多都是脸上堆笑,一路相送么?
显而易见,他们在庙里供奉的香油钱定然不少。
此时的寺庙,除了是宗教活动场所,还承担了部分慈善任务。
这些富贵人家的纳捐,刨去庙里开支外,还是会拿出来施粥、施药、施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