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之后,再不停踩踏,以增其韧性与黏度。
然后就在苏幼蓉的指点下,开始垒石块,糊泥巴。
总体说来,这个烤炉其实就是按着烤鸭炉来造的。
讲真,对于这些东西,周秦川可说是一窍不通,甚至还不如小济。
要不是有苏幼蓉,哪怕他见识过真正古老的面包炉,凭他自己也是不可能搭出个炉子来的。
忙活到深夜,又把早准备好的柴火放进炉膛,点火烤干。
天明之后,炉火自熄,一个烤炉就这么成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把面包给烤出来了。
没说的,和面、发面、揉面,苏幼蓉和小济指点,周秦川卖力,这些都没有问题。
然后是分块,接着入炉烤制,如何控制火候和火力大小才是关键。
在一次生一次焦,失败了两次之后,总算把火候和火力掌握得差不多了,第三次,面包顺利地出了炉。
只是一尝之下,苏幼蓉因为之前没有吃过,倒是还觉得尚可,周秦川和小济却都不太满意。
怎么说呢,不仅仅是因为缺乏后世那些丰富的调料,而是没有面包所独特的风味。
确切地说,这一次烤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