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价给说了。
“三文?倒是不便宜,不过就冲这香气,也算值了。”
小媳妇点点头,没有讨价还价,就这么认同了价钱:
“你们先拿一个对了,这叫什么?”
“面包,婶儿,我们叫它面包。”
“面包?倒也形象,你们先拿个面包给我孩儿,让他先吃着,我这就拿钱。”
三文一个?
价钱三倍于烙饼了,东叔知道这玩意儿是发过酵的,看着大,其实份量恐怕还不及烙饼。
一文钱的烙饼都有赚头,三文钱的面包赚的就更多了。
此时的东叔悔之莫及,早知道就出点银钱,帮衬这臭小子一把了。
如今可好,白白放塌了半成的利。
除了搭建炉子的时候,忽悠过东叔,后来烤面包的时候,周秦川还找过一回。
主要是他们三人的身家,经过几次试制面包后,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买柴火、买麦面、买青盐,都是他们自己出的钱。
若还想留点老本的话,必须融点资了。
这融资的对象嘛,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东叔身上。
周秦川还是当时搭建烤炉的那个条件,表示只要东叔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