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到一个更加优秀的水平。
同时,安置于炮塔内的第一弹药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坦克主炮的装填速度。使得原本需要去弯腰到坦克底盘内拿取炮弹的装填手,现在只需要回过身来在炮塔第一弹药架内取下弹药后直接装入主炮即可完成装填。
所以总的来说,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坦克设计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利大于弊。
在二战后期,包括德军最新型的“虎王”重型坦克、强大的苏军“斯大林”is-2重型坦克、以及在柏林1945年阅兵式上出现的苏军“斯大林”is-3重型坦克等,均采用此种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
尽管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有利有弊,但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者的马拉申科心中对于这一注定是未来主流走向的设计还是乐见其成的。
在早先指挥1941型t3476坦克进行战斗的时候,缺乏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使得本就力有不竭的装填手基里尔每装填一发炮弹,都要一来一回弯一次腰去车体底盘弹药架内取出那并不算轻的76毫米定装炮弹回到炮塔才能完成装填。
这一听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在平日里自然算不得什么,但要是在狭窄无比又因为战时机动而不停摇晃的炮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