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明府上书反对竟陵王的任命,跟同僚们站在了一起,这样就不会引起公愤。然后在主上和臣下僵持对峙的时候,力主迁州治,既合了主上的心,也让其他人无话可说。”
徐佑接过话道:“正是!飞卿抗皇命在前,彰显了士大夫的气节,没人会以为你是阿谀逢迎之辈。然后为家国计,为天下计,扬州刺史不能久悬不绝,耽误的越久,对朝廷的损害越大。所以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折中的方案——迁州治至金陵!如此,主上退一步,觅一良才出任刺史,安了百官之心;百官退一步,让州治迁到金陵,主上可以完全控制扬州,也了却了对臣下的猜忌。这是两全之策,对主上,对百官,对飞卿,都有益处”
“这是弄险之策!”鲍熙果断的表示反对,他已经在顾允的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冲动,道:“成了,主上赏识,众臣敬佩,士林赞誉,能够换取巨大的名声。可要是不成,徐郎君想没想过后果”
“不用去想后果,我有十成把握,此计可成!”
徐佑从不曾将一件事说的这样绝对,但是想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让自己完全相信说出口的话,所以他的语气中不带一点的犹豫和怀疑,仿佛这件事比皇帝的金口玉言还要真上三分,道:“主上非可欺之人,岂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