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一段时间,很难再有这样和谐通融的氛围出现。
“请微之再吟蜀都赋!”
“对对,请吟蜀都赋!”
写好的吴都赋被一群人抢在手中,争相传看,不知那个没抢到的使坏,喊了一声,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围着徐佑叫嚷起来。迫不及待的冲动洋溢在每一张脸上,兴奋、紧张、欣喜甚至膜拜,这般上承汉魏之雄豪,又一改文风之虚浮,开南北两朝之先河的俳赋,此生有幸得见,如何不心潮澎湃?
“我怕三位郎君手乏……”徐佑笑道,其实也着实有些口干,想要趁机休息一下。
“我来,虽字不如人,但为了蜀都赋,宁可厚着脸皮献丑!”
“我也可以,微之,别瞧我的字不成样子,可行笔如闪电,绝不会误事!”
一大群人纷纷自荐,顾允打消了他们的念头,道:“微之,你专心吟赋即可。我们习书多年,谁不是苦练磨出来的字?平日摹帖,接连三五个时辰都是寻常,无碍的!”
“好,那就听我为蜀都作赋!”
幽静的厅堂之内,除了白烛燃烧发出的低微声鸣,唯有徐佑的清音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蜀都赋比起吴都赋又是一变,不惮烦厌,将华容、昆仑、剑阁、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