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喻春秋大义,不知可有典故吗?”
“有典!”徐佑头也不回,道:“《论语?卫灵公》里记载,颜回问孔子治国之法,孔子答以‘行夏之时’,故而出自此典!”
以《论语》来证明《春秋》,这人无话可说,恭敬的弯腰下拜,然后来到顾允跟前,却只拱手而已,不发一言,辞别而去。
有人悄悄捅了捅张桐,低声道:“这人是谁?竟有胆量当面质询徐微之,还对府君如此无礼?”
张桐身为张氏子弟,见多识广,也微露讶色,道:“此人应该就是徐州服子衿,人道北服南魏,是江东最善春秋的两人,看来都被微之不费吹灰之力的击败了!”
是啊,在外人看来,徐佑胜的轻松,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若无后世那些伟大的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他如何能够安然站在这细腰台上,聆听万众的欢呼?
这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文化延续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胜利,是后来者对先行者的胜利,这种胜利不关乎输赢,不关乎尊卑,只是隔了千年的时空,同根同种的华夏人,彼此之间智慧和勇气的碰撞!
“起来吧!”
徐佑扶起魏无忌,望着四周层层叠叠的人群,高声道:“汉末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