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入皇帝耳中。
除此之外,两人的交往并不多!
毕竟是储君,提前赚点印象分,为家族日后的发展结个善缘。但这样的交往必须瞒着安子道,要不然皇帝还没死呢,就急着另找靠山,那是自取灭亡之道。
直到白贼之乱,萧玉树立不世之功,却功高不赏,反而差点获罪,萧勋奇对安子道彻底失望,开始积极襄助太子。期间太子多次储位动摇,萧勋奇暗地里出了不少力气,间接影响了安子道废储的决心,要不然岂能运气那么好,次次逢凶化吉?
萧勋奇并不喜太子的为人,甚至有些鄙夷,可若是支持安子道废储,然后去投靠新立的储君,对他和萧氏而言,不算是更好的选择。太子作了二十多年储君,实力雄厚,不是单单废储就能彻底清除他在朝野之间的影响力。等新储君上位,势单力薄,皇帝曾杀了先帝留给他的四个辅国大臣,亲身经历过所谓辅国的掣肘和强势,晚年又猜忌过甚,必然不会让新君重蹈覆车,驾崩之前,肯定要为新君扫平障碍,权力极大的司隶府,不出意外,将是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
与其这样等死,还不如搏一搏,太子若有胆子通过非正常途径登基,只能更加倚重萧勋奇为他压制异己,掌控中军,稳定政局,萧氏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