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记被刻意熔去。但一看就是官银。
明代银锭分官铸和私铸,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和一两等各种规格。一般银锭内铸有收入来源、产地、年份、成色、炉名或银匠姓名等内容的铭文,每锭都有银局名,如“厘金局”、“官钱局”等。
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官银的来历,非常容易吃官司。
沈溪拿起两个银锭仔细检查过,微微摇头:“这银子,怕是来路不正吧?”
熙儿一听马上恼了:“此话何意?你是说,本姑娘的银子是偷来的?”
沈溪笑道:“在下绝无此意,但这银子。是弘治四年所铸官锭,若就这么拿出去使用的话,肯定要出问题。”
“你……你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
熙儿惊讶地看着沈溪。从她的表情看,她应该是早就知晓这银锭是官锭。只是糊弄沈溪不懂。
沈溪摇摇头道:“熙儿姑娘或者不知,在下一位亲戚就在城里的银号做事。”
“呸,你当我好蒙?别人都道你是银号少东家,小小年岁。居然对钱这么有研究……怎么样,这银子你收还是不收?”熙儿最后近乎带着威胁看向沈溪。
沈溪坚决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