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激烈,但对于本届刚过府试的考生来说,却是信心十足,毕竟当年府试高明城只录取五十人,质量很高,往常年基本一届都要取个百八十人甚至是一百二三十人,童生质量参差不齐。
但这种月考,却不是为应届考生量身定制。而是为往届考生所准备。毕竟比起那些揣摩府学教谕、训导和嘱托口味多年的老油条,新晋童生劣势太多了。
沈溪带着些许失望。从府儒学署出来,就听一些人在那儿交谈,榜上有名的简直都以为自己中了秀才一样,兴高采烈,没中的则垂头丧气,就好像人生没了目标一样。
沈溪心想。不过是一次模拟考试,考试内容还是八股文,百样人有百种评审标准,写篇好文章还不一定是自己所作,值得这么高兴?
很多人都认识沈溪。对于沈溪落榜的事,在这些士子中传得很快。
你沈溪不是牛逼哄哄的吗,十岁参加府试得了案首,这下被打回原形了吧?
沈溪路过一个人堆时,就听有人在说:“还好上次没找他做题,不然就是名落孙山的命。”
沈溪忽然想起来,第一次月考时,曾有人联系让他“替考”,而在汀州府之地的月考中,替考是明码实价的,找个有才学的人作文章,少的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