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六,距离乡试最重要的第一场考试开考还有三天时间,这天苏通前来,给了沈溪三道考题。
第一道是“君子之道,费而隐”。
出自《中庸》,算是《中庸》第十二章承上启下的一句关键之语,承开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论述关于君子之道的普遍可适性。意思是,君子之道,广大而又精微。
第二道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语出《大学》,论的是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这道题本身没什么问题。比第一道还要简单些。
第三道是“优则学,学而优”。
语出《论语》,原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是一道截搭题,原本的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可以去做学问,若做学问有余力和空暇,就能做官。但如此前后句式一截,意思就变得非常古怪,有空暇则学习,学习了就会有空暇,这题目陡然变难。
苏通脸上带着讳莫如深的笑容:“沈老弟,你别问我为何要送这三道题过来,你只管先做做看,若能做得出来最好,做不出也没什么,切不可与第三者知晓。待明日,我再来与沈老弟你讨教一二。”
虽然苏通没把话说明白,但沈溪大概能估摸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