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面杀价杀得狠,官员本来就不多的俸禄,进一步被克扣。
自古以来,明朝当清官是最苦的,你不贪就没法过日子,贪了就犯了剥皮抽筋的大罪。当个谏臣怕被廷杖,言者无罪根本属于一句空话,东厂、锦衣卫的诏狱大门随时为官员敞开,诏狱是鬼门关。进去容易出来难,身子骨孱弱的文官进了诏狱被严刑致死之人比比皆是……
沈溪只是做了一件他认为对的事情,就带来翰林院内的连锁反应,同时也遭到户部官员的嫉恨。
哪里来的臭小子。上任第一个月就跟朝廷既定的潜规则唱反调,你一个人闹也就罢了,现在倒好。整个翰林院的人都不想让我们捞油水,等着穿小鞋吧!
众翰林如愿以偿把自己折出去的米给赎回来,下一步他们要卖米,可这些人基本没做过买卖,对于买卖之事,仅知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讨价还价什么一概不懂,更别说是找门路货比三家。
读书人本来也不屑于这个,因为在读书人看来,经商那是下九流之人才做的事。
面对一袋袋米粮,这些养尊处优清贵的翰林官发了愁,只知道外面的粮食好卖,可找家人出去打听了一下,全不是这么回事,城里粮铺根本就不收小批量的米,就算收价格也没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