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就是刘大夏。
刘大夏是弘治皇帝最喜欢派出去当钦差的大臣,深得朱祐樘信任,也是朱祐樘心目中未来取代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的不二人选,既然刘大夏有治军的能力,弘治皇帝派他去镇守三边,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因为只有刘大夏这样的能臣,才能震慑边关如同土皇帝一般的边军将领,令鞑靼人心生忌惮,不敢再度前来犯边。
虽然从某些方面看,兵部尚书及不上户部尚书,三边总督远离中枢更比不上兵部尚书。但对刘大夏这样的忠直大臣来说,最重要的是皇帝需要他在那儿,他就会到那儿,根本就不会推辞。
在沈溪看来,刘大夏极有可能在镇守三边的同时,对边疆地区进行一次大的清理和人手调动,这是他为何要秘密行动的主要原因,要隐瞒的并不是外戚张氏兄弟,而是那些边关将领,防止在他进行人员调动时军中发生哗变。
没有谁愿意把自己手里的军权让出去。
想明白这点,沈溪做事也就轻松多了,管你刘大夏是否追查高明城的案子,管你张鹤龄是否打算贪污,我只需要慢慢悠悠地过去,等刘大夏先把边疆问题都解决了,我这边把炮送到,就可以打道回京,边疆的大小事项从此跟我没有丝毫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