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只留沈溪一人在房中处理公文。
沈溪这下终于可以坐到谢迁的位子上处理奏本了,嘴里自言自语:“谢老儿说是让我选择重要的处置,既然都是上呈天子的上疏,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要让我筛选,岂不就要将所有奏本都看一遍?你倒是会用人,这里四五百份上疏,我要看到何时?”
沈溪只是抱怨一句,他的能力,对于这些奏本完全能够应付。
在大明,奏本有着固定的格式,复杂的不说,单说奏本的字数,一律控制在三百字以内。就算按照多的算,五百份奏本,总字数才十五万字。
当初沈溪批阅顺天府乡试的文章,可是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看了两三千万字的考生试卷,从中分辨优劣,一天下来看两三百万字轻松平常,现在一晚上才看十五万字,任务并不繁重。
别人批阅乡试文章,只看四书文,而沈溪批阅乡试考卷,则是先通览一遍,抓住文章中的重点,来评判此人文章是否切合主题,把握重点,然后再考虑文笔和立意,如果这些不合格,直接就被刷下去,但若一切都没问题,那他就会继续深入。这必须要经过专业速读训练才可以。
沈溪看奏本,基本也是这流程。
但奏本不是说看过就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