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那么多银子准备打这一仗,对外宣称这场战争能取得多么大的战果,可以让百姓巩固多少年的太平年景,百姓也都为之欢呼雀跃,口称太平盛世,天子圣明。
可结果呢?
没等大明兵马出塞,鞑靼人自己先“送上门来”,大明边军未等收下“谢礼”,逐渐发现,鞑靼人还是那么凶悍,边关防守依然漏洞百出,到如今连榆林卫都失守了,京师不得不宣布戒严。
谢迁这一连串问题,说白了便是皇帝、朝臣都丢不起这脸,不想因为这次溃败而在大明内部产生不安定因素。
外战失利,内部矛盾便会应运而生,如果一个不慎,便有可能造成王朝的土崩瓦解,比如“土木堡之变”就曾导致皇位更迭。
沈溪琢磨,到底皇帝和大明的脸面重要,还是国土和百姓的安危更为重要?
难道为了保住脸面,明知道跟鞑靼人死磕没有好结果,还要把错误的方针执行到底?
面对谢迁发出的一连串质疑,沈溪只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晚辈浅见不过如此,阁老若认为不妥,便当晚辈未曾提及!”
沈溪这态度虽然令谢迁不满,但谢迁也知道不能太过为难人。
沈溪到底不是神仙,西北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