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尚好,若兵败,试问从何处撤回京师?莫要步了靖康耻的后尘,城门未为敌所克而自陷。”
谢迁打量李东阳一眼,神色不善。
李东阳所说的“城门未为敌所克而自陷”,说的是前朝“靖康之耻”中神棍郭京摆“六甲阵”妄图大破金军,结果为金军所败,继而趁乱攻破开封府外城的典故。
谢迁心道:“我主张出兵,主要是想打鞑靼人一个措不及防……”
“鞑靼人正在攻城,其注意力都在前方的正阳门,尾随的骑兵必然不多,若出击一举奏功,一方面可以破坏对方的攻城器械,减轻守军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可以杀伤敌人,使得其不敢肆无忌惮,同时还可鼓舞我大明军心士气,即便战败也断不至于落得城陷的下场,结果却被说成祸国殃民,让我以后如何再对此战表言论?”
刘健似乎没听到二人的争论,琢磨了一下,大手一挥:“应即刻奏请陛下,派驻五千兵马驻守正阳门,确保正阳门不失!”
谢迁忍不住想问,如果鞑靼人突然从正阳门撤兵,正阳门兵马是留守还是退回原单位?如果别的城门又遭遇鞑子攻击,是派出正阳门守军应付,还是再次抽调别的城门的兵马?
但因为之前李东阳的无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