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阁老以为呢?”
谢迁斜眼看了看刘瑾,见刘瑾正用促狭的目光望着他,知道这事不好说,当即道:“陛下,老臣认为,这一两年内,朝中老臣还是以自然更迭为好,若一次更迭人数太多,难免引起朝局动荡。”
“嗯。”
朱厚照点头,“这话,朕爱听,一次换太多,是要引起乱子的。刘少傅李大学士马尚书,之后是户部韩尚书,一年内已经退下去四位大臣,现在如果一次将兵部礼部工部和刑部尚书撤换,那朝廷立即就会乱套……”
刘瑾再次插话:“陛下既然不肯一次更迭太多人,但至少也应该更迭一二作为表率……”
朱厚照疑惑了:“更迭谁?六部还是寺司衙门?刘公公,说话别兜圈子,直接说出来,若你说得有理,朕自会采纳。”
刘瑾带着几分期待:“回陛下,如今朝中非议最多之人,非兵部刘尚书莫属。刘尚书年近七十,都说这人到七十古来稀,您说这七十岁的人,能有多大精力为陛下当差?不如早些让刘尚书致仕归乡。”
朱厚照想了想,道:“刘尚书可是我大明功臣,他领军在西北两战一举奠定大明对草原部族胜势,如此有本事之人,说退就退,还是因被人弹劾,朕怕是朝中会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