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考核,到了刘瑾这里都可以任意做出更改,那吏部的考核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换作别的皇帝,官员早就上疏弹劾,依靠舆论迫使刘瑾下台甚至被问罪。
但可惜,朱厚照对朝事不管不问,朝官很难见到皇帝的面不说,哪怕偶尔见到也没人敢告状,因为就算朱厚照听到后采纳,转头喝斥刘瑾两句便又不管不问,事后刘瑾不会放过那些弹劾他的大臣,动辄下诏狱问罪,而朝中真正有豁免权的只有谢迁而已。
旁人都指望谢迁告状,甚至撺掇谢迁到张太后面前申诉,但可惜谢迁知道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皇帝疏远刘瑾才行,否则一切都是做无用功,因此对于朝臣的提议置若罔闻。谢迁做事讲究的第一原则是自保,剩下的才是伸张正义,如果自保和伸张正义有冲突,他宁可当墙头草。
谢迁这种态度,让文官们无计可施。
……
……
正德元年,朝中政治风向大变。
之前谢迁等文官,还能跟刘瑾形成对峙之势,不至于让刘瑾胡作非为,但在刘瑾和钱宁建立豹房,让朱厚照彻底沉迷逸乐后,刘瑾权势日益扩大,再加上刘宇等奸佞到京城后对刘瑾言听计从,以至于刘瑾慢慢大权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