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们自己不想出面,就让沈溪来,把沈溪当枪使,并非是信任沈溪的能力。
焦芳和王鏊都是墙头草,一个支持刘瑾,一个倚靠谢迁,看似可以建言,但其实在这种场合根本就不敢发表意见,生怕自己的话不符合皇帝心意。
谢迁看了看张懋。
张懋神情淡定自若,很显然,他跟朝中文官集团利益一致,对沈溪回朝持支持意见,这让谢迁很恼火,他很想上前质问,你张廷勉就这么听之任之,以后你这英国公不是要听从沈溪这个新任兵部尚书的号令?
按大明制,张懋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兵部,张懋推举沈溪出任兵部尚书,意味着张懋要服从沈溪的命令。
谢迁百感交集,边上戴义已将诏书拟好,双手捧着送到朱厚照面前,恭敬地问道:“陛下,这是委命三边总制沈大人为兵部尚书的诏谕,您看是否合适?”
谢迁不由皱眉,诏谕不应该由翰林学士代拟么?为什么现在司礼监秉笔太监便把此事代劳了?
谢迁唏嘘不已:“这会儿朝堂跟先帝在时大相径庭,什么规矩都乱了,就因阉党当权,朝官地位急剧降低,或许这便是满朝文武都想让沈溪小儿回朝的原因吧,朝廷缺乏新鲜血液,难以跟刘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