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过急了,怎可在不经验证的情况下,便去跟陛下表功?若是下面的人虚报功劳,当如何?”
刘瑾之前还在兴头上,听到这话,就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惊诧道:“边关那些当兵的,就算胆子再肥,也不敢欺君罔上吧?”
孙聪道:“大明改元后第一场大捷,这是多大的功劳?那些军汉为了赚取这泼天的大功,怕是足够他们铤而走险了……既然公公之前见过刘尚书,他在大同那么多年,深觑其中门道,就未曾提醒公公么?”
刘瑾稍微一琢磨,回想见刘宇时的情况,刘宇的确对此只字未提,当下恼火地反问:“被你们这一说,咱家莫非还做错了不成?”
张文冕道:“公公倒也没做错,先兵部一步申报功劳,总算抢先沈之厚一步,若这件功劳归了兵部,怕是对公公更为不利!”
听到这话,刘瑾脸色终于好转了些,道:“咱家就说嘛,多得那时当机立断……”
孙聪却有不同看法:“炎光,你怎可如此乐观?你该清楚才是,兵部到底主管大明军队事务,怎可能在获得前线战报上,比公公这边还要慢?若是兵部沈尚书故意隐瞒不报,而等公公上报等着公公出错呢?”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