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组织,并未形成有效的商业联络机制,显得很松散,不过因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商会有其存在的必要,互相间谈判也能增加不少筹码。
福建会馆内很是热闹。
无论这些人是否支持沈溪关于工商税改革的新举措,到底是兵部尚书会见商贾,这已经是一种极大的礼遇,来的商贾比沈溪预期的要多许多,显然这些人都以能跟沈溪攀上关系为荣。
福建商会的代表,不是旁人正是宋小城。
宋小城曾是车马帮大当家,虽然后来车马帮解散,但在沈溪得势后,宋小城以福州和汀州为根基,把福建商会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在所有商会中,闽商算是大明最具有代表性的商贾组织,很多条例和内部运行法则,都被其他商会模仿和照搬,而其中大部分条款都是沈溪制定。
各地商会用的基本都是沈溪制定的规章制度,享受到种种便利,只是他们并不知晓始作俑者是谁,也不会领情。
福建会馆二楼,宋小城一一为沈溪引荐各地商会代表,一地商会通常会来三到六人。
其中以江浙、南直隶等地的商会代表人数最多,主要是跟这些地方商会有着详细划分有关,很多地域是以省份组成商会,而江南富庶之地则更加细分,通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