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六部任侍郎,一步步走向朝廷中枢。
会议结束,其他人离开,王敞和孙交留了下来。
孙交拿着一些公文过来,殷切地说道“沈尚书,这是今年官员的考评结果,您看是否合适?”
大明官员考察非常复杂,丘浚所著《大学衍义补》曰“官满者,则造为册,备书其在任行事功绩,属官则先考其长,书其最目,转送御史考核焉,亦书其最目。至是,考功稽其功状,书其殿最。凡有三等,一曰称,二曰平常,三曰不称,既书之,引奏取旨,令复职,六年再考,亦如之。九年通考,乃通计三考所书者,以定其升降之等”。
考察遵循两大原则。
首先,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即依照大明朝廷对中枢到地方各衙门设置以及官员管理的具体办法决定官员的升降去留。
为严格官员考核秩序肃清吏治,朝廷颁布了一系列官吏管理条例,如《到任须知》、《责任条例》,加强考核立法,以做到有法可依,秉公考核;
其次,重视实绩,即主要是以官员在任职期间的政绩为依据,重视官吏在任期间的德业表现。
具体方法是将官吏的政绩考察清楚,记录在册,以此作为官吏升降去留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