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若可行的话,最多将一些人平级调动到偏远之地,锻炼个几年,有成绩了再调回朝中。”
在对待庸官的问题上,王敞显得很随和,好像什么都可以理解。
沈溪却态度坚决,摇头道:“能力不行的人,到哪里都会危及朝廷统治,尤其是边远地区,更需找处事灵活、足智多谋的人出任主官,否则更会造成朝廷跟当地民众离心离德。如今朝中万象更新,多任用一些年轻官员,调一些观政进士补缺,比用那些碌碌无为的老臣好多了。”
……
……
朝中人都觉得,沈溪就算到任吏部尚书,也笼罩在谢迁等老臣的阴影下,不会改变朝中固有格局。
却未曾想沈溪到任后马上通过这次考核,推行吏治改革,连王敞都不曾料到,沈溪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会烧得这么旺盛。
作为属下,王敞无法跟沈溪争论,毕竟现在沈溪只是提出构想,具体落实还要等到年后。
王敞非常担心,想把消息告知谢迁等老家伙,让这些人有个心理准备,免得被沈溪“先斩后奏”,等一群年轻人被提拔到重要职务上,再想阻拦已来不及。
其实不用王敞去说,谢迁一直在关注吏部考核之事,当他得知沈溪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