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好在没人管他,他干脆用画画的方式,来调剂读书的压力。他画得最多的,是惠娘和两个小萝莉的肖像画,用炭笔画完,再用毛笔画。
二月初九,考期公布。
县试的第一场将会在二月二十七进行,报名工作随即展开。宁化县到底是小地方,这次县试一共才录取五十人,而报名的人数,却有四五百人。
弘治年间天下太平,百姓送子读书的比往常多了些,这四五百名考生当中,以家在宁化县城的居多,并以十六岁到二十六岁的考生为主,其中年长的有五十多岁的老童生,年岁最小的却是虚岁才十岁的沈溪。
等报名工作结束,官府把应届考生的名字张榜公布,沈溪在所有学生中列在最前面,在同届考生得知沈溪十岁就来参加科举考试时,发出的不是年少有为的赞叹和鼓励,而是一阵阵奚落和嘲笑。
虽然之前有严嵩十岁过县试的先例,但严嵩从小就被冠以“神 童”的美誉,沈溪的名声根本没什么人知晓。
当然,若说及“兰陵笑笑生”,整个宁化县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宁化是说本和雕版连环画的原产地,但凡城里识字的,基本都看过书店的说本和连环画,并以此拿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