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逍遥自在,不用非得钻到里去。
只是若老师冯话齐过来,沈溪就没那么轻省了,冯话齐会不断出题让他做,考验他的破题能力,同时会把他购买的《京华日抄》、《源流至论》、《主意》、《提纲》等刊物交给沈溪,让他熟记上面的优秀时文,并不定期抽查。
《京华日抄》颇有来历,由杭州通判沈澄首创,记录了大明各省院试、会试考试时出现的优秀时文,并加以剖析其成败。
《源流至论》、《主意》和《提纲》等刊物也与之类似,不过范围扩大到大明各府县县试、府试时出现的优秀八股文。
弘治四年正月。时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谢铎在给弘治帝的奏疏中说:“今之所谓科举者,虽可以得豪杰非常之士,而虚浮躁竞之习莫此为甚。今而不读《京华日抄》,则读《主意》。不读《源流至论》,则读《提纲》,甚至不知经史为何书……请令禁绝之……”
不过,谢铎的建议并没有得倒很好的贯彻,这些集中优秀时文的刊物。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依然在读书人中流传,而冯话齐显然便是其追捧者。
这些八股文中,一小部分前世沈溪曾经在《八股文编汇》中有所了解,但更多的却是第一次见到。这倒是引起了他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