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查机构的报告,一经发布,在学术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出于各种动机,很多经济人对报告的结论持怀疑态度,方然还记得,有一种观点看似有理,“智能设备无法像人那样消费,但,设备的所有者,会拿到这些设备创造的价值,并将其投入经济循环”。
然而现实又如何呢。
机器的所有者,显然不会是账户上空空如也、急于解决吃穿住用的联邦平民;
而脑满肠肥的工厂主,即便得到再多钱,会不会去购买他的智能设备所制造的,那些二十马克一条的牛仔裤,充斥脂肪的快餐食品,安全气囊、主动刹车系统一概欠奉的廉价轿车呢;
并不会,事实上这些人,即便拿再多钱,就连两万马克一套的时装,全球汇集的珍馐美味,五米多长的豪华轿车,都不会多买多少,而是会用绝大多数钱扩大生产,虽然这种生产,已经被带来的衰退打断。
同样是花钱,富人和穷人的消费,几乎没有一点相互替代的能力。
前景悲观,至少,在方然看来是这样。
但也有很多分析者,并不认同调查机构的观点,而是凭经验认为,人类世界的科技进步每一天都在发生,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也经历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