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这里,莱斯利*兰伯特的思维,何其敏锐,他几乎要猜到了答案。
“标尺,不是枯燥的数学计算,也不是矫揉的文艺创作。
回顾过去,人类用于衡量计算机、人工智能,甚至也往往用来衡量人类自身能力的标尺,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
让人脑进行数学计算,或者,让人工智能撰写散文,用各自不擅长的事务,去粗糙衡量算力,进而进行不公平、因而注定毫无意义的比较,这种做法,又怎么可能准确度量人工智能的能力,进而指引研发的方向。
新的标尺,是的,我们其实一直在准备,不是吗?
只不过是到了‘强人工智能’的时代,这种标尺,才第一次有了应用的条件。
科学研究,探寻客观规律,这是迄今为止最客观,最公正的标尺:
不论人,还是人工智能,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怎样的成就,取得这些成就,又需要怎样的资源、算力与时间,两相对照,才是最有利的判据。
而依照这一判据,既往不咎,今天,你我都很清楚:
计算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时代,已不再是一种想象,而真正到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