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算力5flops,每秒五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即便在今天,也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作为对照,东北太平洋大区的“全产机”控制中枢,分布式网络的总算力也才120flops,看起来很强,但却是一系列超级计算机、大型机与服务器阵列的算力之和,单节点的最大算力只有32flops。
控制中枢与“强ai”,前者着眼于实用,讲求费效比,后者则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追求性能更甚于效率。
如此强悍的超级计算机,可想而知,能源消耗也会很惊人,在废弃矿井的深处,一座核电站与一座地热电站,互为备份,向“盘古”源源不断的提供电力。
这一切,庞大而复杂的架构,站在中心计算机房的阿达民与斯蒂芬霍肯并无法亲见,只能借助行动敏捷的“替身”,穿过并非设计为供人类通过的巷道,逐一查看整个体系的若干细节,并摹想出方方面面。
参观,很简单的流程,若非两人都在遥控“替身”,甚至连这都是一桩无法完成的事。
人,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已经被完全逐出生产循环,丧为劳动者、继而丧为消费者的资格,这一点,在“盘古”所在地呈现的淋漓尽致。